上网时,为什么感觉现代人除了我全都很懂编程或计算机?

转载于 知乎~Serendipity

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经典的友谊悖论问题,值得来讨论一下。

友谊悖论(Friendship Paradox):平均来说,一个人的朋友数量往往比他朋友的朋友数量要少。

类似的问题有:

为什么感觉网上的人除了我全都很懂编程或计算机?
为什么知乎上的大部分答案都比我的回答受欢迎?
为什么我关注的答主,粉丝都比我多?
为什么我QQ好友的好友数量比我的多?
根本原因都一样,因为这是一个统计悖论,是由于受欢迎的人/答案出现的频率高于不受欢迎的人/答案。

知乎上的学生比较多,就拿学生来举个例子:
假设计算机系有500名学生
有400位同学每周去一次图书馆
有50位同学每周去三次图书馆
有50位同学每天都去图书馆
因此,计算机系一周内去图书馆的总次数为400+503+507=900
有20%的同学处于“活跃”状态,即每周去图书馆>1次。
入馆数量的56%,即(503+507)/900,是由“活跃”同学造成的。
那么,问题就来了,即使计算机系有80%的同学处于“不活跃”状态,即每周到馆数量≤1,实际在图书馆的人群也将由56%的“活跃”同学和44%的“不活跃”同学构成。

以上讨论的会导致什么问题呢?

这就会导致有80%的人产生一个误会:有超过一般的计算机系同学(56%)比我更勤奋。

而实际上呢?80%的同学都和你一样——是个懒虫。

只有20%的同学是图书馆活跃分子,而不是剩下80%的人认为的56%。

另外再举个例子,也就是友谊悖论的最初解释,请看下图:

想象一下,这是一个朋友关系的列表,红线代表两个人是朋友,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:

A有4个朋友
B,C,D,G和H有1个朋友
E有2个朋友
F有3个朋友
注意一下!

这八个人中有高达五个人,这五个人只有一个朋友(分别是B,C,D,G和H)。

也就是说,62.5%的人是只有一个朋友的,他们不应该产生自己不受欢迎的观念。

但从这八个人的角度出发,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呢?如下:

B,C和D得出结论,他们自己每个人都有1个朋友,而他们的朋友有4个。
G和H得出结论,他们有1,但他们的朋友有3。
E得出结论,他有2,但他的朋友有3和4
A得出结论,她有4,她的朋友有1,1,1和2
F得出结论,他有3,而他的朋友有1,1和2。
在这8个人中,有75%(8个中的6个,BCDEGH)会得出结论,他们的朋友少于朋友的朋友。

这就是悖论背后的原理,实际上是统计的问题。

因此,希望答主不要自卑,因为实际上懂编程或计算机的人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多